Newslette Issue 4_永續校園
以創新思維打造水循環校園

面對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短缺挑戰,成大以創新思維推動永續校園建設,活化廢棄地下道與閒置筏基,建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,實現節水、防災與教育三合一功能。此綠色典範不僅展現環境治理的前瞻視野,更具體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,成大因此榮獲由經濟部頒發的「113年節水績優獎【學校組】特優獎」,此一國家級肯定,彰顯成大於永續發展領域的示範地位與領航角色。
智慧永續
經濟部水利署本次選出13個績優單位表揚。成大憑藉結合「技術創新、空間活化與教育推廣」三大面向的節水模式,以具體創新表現脫穎而出,成為節水創新的典範。此次受審查委員青睞的包含高度創意與效能的「地下道雨水貯留系統活化計畫」及筏基水,善用原本閒置在成功校區與光復校區間的廢棄地下道空間、高樓基礎的閒置筏基轉化為雨水貯留地下水庫,並導入集水、儲水、再利用等設施,建構完整的雨水循環系統,有效儲集雨水後用於綠地灌溉、成功湖水補充與沖廁用水,自2025年1月到7月,累計回收水量已逾8106噸,約相當於3座成大標準游泳池的容量。

▲ 用水即時智慧監測:光復校區水資源管理系統。
此次獲獎的核心亮點,不只在於基礎設施建置,成大亦積極導入智慧監測技術,建置用水即時監控與資料分析系統,確保管理人員能夠精準掌握校園各區域的用水情形,有助於評估節水效益、預測水資源風險,並作為未來政策擬定與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。除了硬體與技術面的投入之外,本校亦著眼於教育層面與生活實踐,推動具體節水教育,將永續理念融入教學與師生日常生活中,緊密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「潔淨水與衛生」(目標6)與「永續城市與社區」(目標11)的核心價值。
瀏覽數: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