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Newsletter Issue 4_卓越成就

第六屆《遠見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

成大獲2個首獎、5個楷模獎,以及1個績優獎,創本校目前最佳的得獎記錄

SDG 3 SDG 4SDG 11SDG 13SDG 14SDG 15
遠見
2025年第六屆《遠見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,成大獲得2個首獎、5個楷模獎與1個績優獎,連續4年成為最大贏家。今年成大報名14件計畫入圍8件,蟬聯最多入圍數量的冠軍,創下提報獎項以來得獎最多的記錄。

雙首獎介紹

CO 做伙:成大踏溯與臺南共築知識新大學

「永續課程組 」由陳玉女副校長與文學院高實玫院長共同主持「CO 做伙:成大踏溯與臺南共築知識新大學」計畫獲獎,帶領成大師生深入臺南各角落,與城市緊密結合,宛如微血管般流動於全市,讓地方的特色能夠被看到。以跨域整合的社會實踐與在地人文為核心,強調關懷與同理心的培養。課程涵蓋全市33個行政區,並與97個社區、125位業師合作,培育36位社區業師共同授課。課程以社區為教室,促進雙向共學,社區居民參與大學課程,獲得科技知識與年輕創意;學生則深入社區,觀察需求、設計解方,實現互惠共好。

活動照 1
成大踏溯課程帶領同學體驗臺灣原住民服飾。
活動照 2
 台南古蹟與課程學生合影。

『鯨報台南 20』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野生動物保育教育永續行動

「生態共好組 」由生科系教授兼鯨豚研究中心王浩文主任『鯨報台南 20』獲獎,成大在1992年即率全國之先投入擱淺鯨豚事件處理,多年來與臺南市政府及林務局攜手合作,歷經不間斷的努力,於臺南四草設立鯨豚救援設施,第一線處理、救援、醫療、復健直至野放重返海洋,專注於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救援系統,協助國家逐步累積屬於西太平洋臺灣段的案例與數據,也同時不忘學術與教育單位的使命,選定研究課題與創新研究成果,並建立專業海洋保育與教育中心,以及全國特殊的環境教育場域,結合民眾、社會團體、學校、政府甚至是國外大學夥伴,以務實、科學的態度,進行海洋教育的落實與推廣。

活動照 1
志工訓練鯨豚救援實作演練。
活動照 2
 鯨豚活體救援。

本次《遠見》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,另有5項同獲楷模獎,分別是「生態共好組」測量系吳治達教授的「成功遙感治碳─嘉義 AI 淨零」、「福祉共生組」電機系解巽評教授的「全民科技防疫:AI 智慧偵測登革熱防疫預警系統」以及陳玉女副校長的「共創樂智友善社區─成大屏東縣好厝邊」、「產業共創組」材料系林士剛教授的「產學大聯盟以氫代碳幫助臺灣邁向碳中和」以及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執行長暨研發長劉全璞講座教授的「永續報告書組:2023-2024 成大永續報告書」,1項績優獎則為教育所董旭英教授的「在地共融組」之「相伴 2026:互為主體、互利共好、底蘊再創」獲獎。

成大屢獲《遠見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的肯定,以行動深化在地連結,與地方開創共好,建立跨域永續新價值,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。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