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Newsletter Issue 4_新創培育

從合作到創新,領航產學轉型與新創培育

SDG 4 SDG 8 SDG 9
產創

因應全球環境快速變化,本校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轉型,自2020年設立「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」,長期深耕產學領域。2024年產學合作金額達71.61億元,創下校史新高;技術移轉簽約金達3.03億元,連續16年突破億元大關,展現強大創新能量。也因為此卓越表現,本校於2025年6月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「產學合作績優單位」獎項,繼2020年與2023年後三度獲此殊榮,領先全國同類機構。

成大長年投入產學合作領域成績備受肯定,2020年因應「學用合一」趨勢與需求,啟動業務轉型,透過整合資源以提升配置效益,並從多元面向優化產學合作運作與整體績效。具體成果包括:建構「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」、籌組成大醫療聯盟、招募企業會員、攜手企業成立聯合研發中心等。

本校除了深耕產學合作領域,也積極投入新創培育2023年攜手校友共同發起「鳳凰新創平台」致力於連結校友資源與校內新創技術,打造專屬成大人的永續共創平台。平台由沈孟儒校長擔任榮譽主席,啟動迄今已輔導23組初期新創團隊,其中7組參加成大2024 Innovation Demo Day舉行的新創募資Demo Pitch,過半團隊獲得投資輔助,幫助成大新創團隊走出校園、投身業界。

鳳凰平台
多位新創團隊負責人,把握機會相交流認識。

以下幾組具代表性的新創團隊,已在產業合作與資源對接上展現亮眼進展:農用無人機製造商「擎壤科技」獲得投資,正式加入佳世達科技主導的「無人機大艦隊」。專注開發智慧型週邊循環即時監測與照護系統的「偵脈科技」,則透過平台媒合,成功邀請平台導師,前啟碁科技執行副總經理,亦為成大校友之李良相學長出任董事長,並且順利入選經濟部價值創造計畫。此外,另一家新創公司「威果農業」致力打造高效、永續的農業生產模式,透過平台導師引薦,陸續對接12組潛在投資人,促成多項合作,預估總價值達新臺幣8,000萬元。

鳳凰新創平台期盼串聯優秀校友與校內研發能量,攜手活化臺灣新創環境。其核心理念,不僅是匯聚創業資源,更是成大精神的延伸舞台,讓更多富有潛力的團隊被看見、被支持,進而成為引領社會前行的關鍵力量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